李立明:推进公卫教育改革要有“大专业”视野
时间:2022-07-15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再次凸显了公共卫生是国家安全和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都强调了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公共卫生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发展机遇期。而搞清楚公共卫生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全面推进公共卫生教育改革和开展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就外部支持环境而言,公共卫生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面临定位不清、重视不够的问题。一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公共卫生学科专业长期得不到重视和发展。与国外公共卫生学科多作为与医学学科平行的一门独立学科不同,我国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多归属于医学类。在临床医学“大一统”的模式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要得到重视和发展十分困难。二是医学教育领域普遍存在“重治轻防”现象。在很多学科建设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平台建设、人才支持计划中,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常被边缘化,长此以往,将导致公共卫生专业规模小、师资队伍力量薄弱等,进而影响到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三是在公共卫生教育与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多学科协同支撑的办学体制和机制。笔者认为,将公共卫生专业从“行业性、小学科”调整为“大学科、大专业”,符合现代公共卫生的时代特征。
就内在矛盾和困难而言,首先,我国公共卫生教育未形成系统完善的教育结构体系。这主要表现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缺少系统、规范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公共卫生教育层级不清,本科教育、硕士教育及博士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上没有严格区分,出现了各层级教育趋同的现象;公共卫生教育发展不均衡,争办研究生教育甚至是博士学位教育,从而造成了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
其次,公共卫生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陈旧。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育重心在于培养预防医学专业人才,课程体系偏重于以生物医学为基础的预防医学教育为主。改革开放后,我国引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但是教学内容没有突破生物医学模式。加之我国公共卫生教育教学对现代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所需的核心能力、岗位胜任力等研究不够,使得现行培养方案缺少对核心课程的设计。现行教学多沿袭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授课为中心、实验室验证实验为中心、理论考试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的公共卫生实践课和现场教学,更少有交叉学科教学。其中,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为:缺乏稳定、高质量、标准化的教学实践基地,缺乏高水平、有经验、善教学的师资队伍,缺乏稳定、充足的实践教学经费和相关资源保障,缺乏政策支持和政策保障等。
再次,公共卫生高层次人才短缺,尤其是应用型人才缺乏。2018年,我国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中,研究生学历占比为8%,本科学历占比为37%,专科学历占比超过54%。此外,作为我国公共卫生与疾控战线核心骨干的公共卫生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的培养人数更显不足,年招收人数不到硕士培养人数的45%。
最后,公共卫生师资数量不足,结构有缺陷,实践教学能力有限。目前,一些高校公共卫生学院教师数量逐年递减。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为例,2000年全院教职员工数是279人;2020年,学院原有学系一个未减,还新建了全球卫生学系,教职员工数却减至179人。另一个问题是,现有公共卫生专业师资背景过于单一。教育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国内22家公共卫生学院的调查显示,公共卫生专业师资中,毕业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专业的比例高达78.8%,西部地区院校的这一比例高达83.5%,有临床专业背景或疾控机构工作背景的师资比例越来越低。
高校教师的考核评价过度看重SCI论文的非理性导向,给公共卫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带来了持久的伤害。一些公共卫生专业的教师迫于职称晋升、项目申请等压力转去开展基础研究,逐渐远离现场、远离人群。这也是现有师资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疫情的应对往往需要具备医学、法律、管理、人文等多学科背景的高级公共卫生专门人才。我国应侧重于培养能在高级岗位上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技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措施的人才。在遇到类似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他们能发挥“一锤定音”的作用,同时在改善我国医疗现状、公众健康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首任主任李立明
转自健康报:原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