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明:新冠肺炎疫情后公共卫生的思考与展望
时间:2022-01-10
编者按 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家对卫生健康事业高度重视,严防疫情规模性输入和反弹;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强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持续推进贫困地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加强重大疾病防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共筑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内多项医学成果在国际期刊或国际会议上也有所展示。总结成绩,展望未来,为了让广大医学同仁更好地了解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政策变化、学科发展、科研突破、临床理念或诊疗技术进展、社会影响等重要前沿信息,本刊特组织“年度进展”专题,邀请各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对2021年度进展进行回顾,以飨读者。
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李立明
公共卫生是一门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预防控制疾病、保护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健康寿命的科学与艺术。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社会认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对公共卫生有了新启示和新定位。 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共卫生的启示 1. 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的成绩 纵观我国的防控实践,首先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国家行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的具体体现。其次是中国特色的爱国卫生运动——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多部门协作、联防联控的伟大实践。三是坚持传染病“三环节、两因素”为基础的传统公共卫生措施作为主导的防治措施。四是与SARS疫情防控相比,我国的科技水平和能力显著提升,一周内完成病原确定、全基因组测序,在最短的时间内与WHO和全球共享研究成果,因为有了我国提供的病原证据和基因序列,才得以实现全球快速进行诊断试剂的研制和疫苗的研发。五是数万医护人员,逆行而上,驰援湖北。六是全国疾控队伍坚守一线,流调“排雷”,研判疫情,预测医疗物资需求,环境消毒,社区诊断,疫苗接种。七是精准防控,科学规范,中西医并重的“中国经验”。 2020年1月20日我国确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1月22日启动一级应急响应,1月23日采取“雷霆行动”——暂时关闭离汉通道。“雷霆行动”措施减少了全国近80%的人群感染,极大地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综上,我国有效遏制了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传播,同时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 新冠肺炎疫情应对的启示 从专业角度思考本次疫情应对的启示:(1)改革与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仍然是当务之急,要建机制、补短板。(2)强化病原的变异监测及预警,从“同一健康”理念出发,关注人-动物-生态系统的协调共存与健康发展。(3)加强传染源的早期识别与发现,不仅是网络直报系统,更重要的是疾病监测系统的有效运转与医防结合。(4)传播途径的认知与阻断技术要尊重科学、理性防控。(5)疫苗的研制及战略技术储备要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目前全球都在生产出疫苗,我国疫苗研制有五条技术路线。疫苗研制是战略技术储备,将来新的传染病出现的时候,我们有能力研制多种技术路线的疫苗,是对公众健康的最大保护。(6)加强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建设,要培养具有熟悉国情、国际视野的“顶天立地”和“一锤定音”的公共卫生人才。 3. 把握新时代公共卫生的新定位 对公共卫生的全新认识:(1)公共卫生是国民健康的卫士,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基石。(2)公共卫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地位。(3)公共卫生是国泰民安、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4)公共卫生综合能力是政府现代化疾控体系建设和社会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标志。 新时代公共卫生的展望 1. 健康一生的理念 是指所有人,特别是高危人群,都能在生命中的每一阶段尽可能地达到最理想的健康状况。生命全过程的健康就是健康一生。(1)良好的开端:保护婴幼儿健康(包括生命孕育期),为一生打下良好基础(婴幼儿:0~3岁)。(2)安全的成长:保护儿童健康,使其安全成长,为入学做好准备(儿童:4~11岁)。(3)健康的青少年:帮助青少年充分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使其成为健康、安全、独立的有用人才(青少年:12~17岁)。(4)健康、有意义及满意的生活:保护成年人健康,使其能完全参与到各项生命活动中,并以理想的健康状况步入生命的下一阶段(成年人)。(5)健康的长寿: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使其生活自理、老有所为(老年人)。 2. 环境健康的理念 是指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多部门协作、群防群控,创造一个促进和维护健康的环境。环境促进健康,就是保障生活、工作、学习环境及娱乐场所的卫生安全,保护及促进公众健康。(1)健康社区:保护并促进社区内的所有成员的健康,使其远离疾病和伤害。(2)健康家庭:营造良好家庭氛围,保护并促进家庭成员身心健康。(3)健康学校:保护并促进学校内所有学生及员工的健康安全,使学生安心就学。(4)健康的工作场所:保证工作环境有利健康和安全,防止因工作环境而带来的不适、疾病、伤害及个人健康风险。(5)健康的医疗/保健机构:保健机构能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且满意的医疗保健服务。(6)健康的公共机构:为员工、客户及外来者提供安全、健康及公平的环境。(7)健康的旅游娱乐:防止在旅游及娱乐场所发生意外伤害及罹患疾病。 3.融健康于万策的理念 1978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在阿拉木图召开,会议提出基本卫生保健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必由之路,《阿拉木图宣言》由此诞生。《阿拉木图宣言》指出健康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社会目标,该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卫生部门的努力,也需要其他社会、经济部门参与。2018年10月25日,在全球基本卫生保健会议上,WHO 197个成员国一致通过新的《阿斯塔纳宣言》,进一步为全民健康覆盖提出行动方向,提出加强基本卫生保健是实现全民健康覆盖和实现可持续健康目标的基石。任何部门在制定公共政策时都有可能对公众健康造成影响,公众健康也不能只依赖卫生部门来维护和提高,要创造一个“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形成一个促进和维护健康的环境”的社会氛围。 4.同一健康的理念 是指人类与动物的和谐发展、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即针对人类、动物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开展跨学科协作和交流,共同应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一健康的目标是提高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健康水平。人、动物、生态系统的健康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保护生态环境、关注动物疾病与病原变异、强调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人-动物-生态系统的相交点加强监测、规避各种威胁健康的风险。 5.全球健康的理念 是指研究和实践促进全人类健康、保障健康公平性的领域,其关注跨越国界和地域的健康问题,促进健康科学领域内部和外部的多学科合作,将群体预防和个体诊疗有机整合起来,为促进全人类健康服务。全球健康的工作重心是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合作与发展。 健康1.0概念是预防保健服务为主(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政府的公共卫生职能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改善食品与饮用水安全、预防接种与传染病防治。健康2.0概念是公共卫生服务为主(20世纪中至21世纪初),政府的公共卫生职能是评估、政策制定和保障,政府专业化的公共卫生机构形成。健康3.0概念是社区健康服务为主(21世纪初至今),政府的公共卫生职能是改善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健康3.0是今后全球发展的重要标志,要坚持全球健康和同一健康的理念,使得人和动物、人与自然环境可以和谐发展,而全球不同国家、种族、文化、制度的人群健康,都是人类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也是全球健康要面对的问题。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公共卫生的特征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证明了全球健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传染病防治我们有国际担当,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力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转自公众号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原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