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走在变回正常的路上吗? -----------从“奥密克戎”角度,正确看待“病毒变异“
时间:2021-12-19
新冠病毒的世界大流行已经持续近2年,新冠病毒的“变异”似乎成了防疫的最大敌人,从阿尔法(Alpha)、贝塔(Beta)、伽马(Gamma),到迄今为止传染性最强的变异株——德尔塔(Delta),每一次流行高峰的出现,似乎都与新冠病毒变异有关,因此,新冠病毒变异似乎是事情变坏的代名词,所以,当带着50种突变,新冠病毒迄今为止最新、突变最严重的变异毒株——奥密克戎(Omicron)出现时,人们谈虎色变,多国政府迅速升级防疫力度,几十个国家/地区采取封锁防疫、限制旅行、扩大疫苗加强剂接种计划等措施。“奥密克戎”真有这么可怕吗?不妨从病毒变异的角度来评价一下“奥密克戎”是好是坏。
1、广袤世界里病毒无处不在
人类认识病毒的历史并不长,仅有120余年。1892年,俄国生物学家伊凡诺夫斯基发现:造成烟草花叶病的病原能够透过细菌滤器。1898年,荷兰生物学家拜耶林克验证了伊凡诺夫斯基的发现,并首次明确了病毒的存在:一类比细菌个头小,能使植物得病(如烟草花叶病)的传染病原。病毒都是“小个头”,是细菌的百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比细菌还小的病毒,像细菌一样,在自然界中,也是广泛分布,无处不在的,可以说比细菌还多。其实,现代科学研究还不知道世界真正有多少种病毒存在。数千种的病毒已经被正式分类,但可能还有数百万种病毒未被分类,未被认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 State University)的病毒生态学家玛丽莲·罗斯辛克(Marilyn Roossinck)说:“人类只发现了一小部分病毒,因为人们没有能够深入研究。对于病毒研究作为是研究病原体的学科,其实是一种偏见。”
2、绝大部分病毒是有益无害,而且是生命必不可少的
在人们的印象中,病毒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给社会带来灾难,给人类带来痛苦。在数千年的时间里,病毒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占全球很大一部分人口。1918年大流感导致5000至1亿人死亡,到了20世纪,天花估计夺去了2亿人的生命。当前的新冠病毒大流行只是一系列持续致命病毒攻击中的其中一个。
但是,真相是绝大部分病毒是有益无害,而且是生命必不可少的。绝大多数病毒对人类没有治病性,许多病毒在支撑生态系统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许多病毒维持生物有机体的健康,包括真菌、植物、昆虫和人类等一切事物。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流行病学家托尼·戈德堡(Tony Goldberg)说:“病毒在这个世界上的重要性远超过其做过的坏事。如果所有的病毒都突然消失了,世界的美好将持续约一天半,然后我们都会死亡——这是底线。”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NationalAutonomous University of Mexico)的病毒学家苏珊·沙勒东(Susana Lopez Charreton)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平衡中,一个完美的平衡,而病毒就是其中一部分,没有病毒人类就灭绝了。”比如:噬菌体,即感染细菌的病毒,是极其重要的。噬菌体是海洋中细菌种群的主要调节器,海洋中90%以上的生物都是微生物,其中产氧浮游生物产生了地球上大约一半的氧气,这一过程是由病毒促成的。这些病毒每天杀死20%的海洋微生物和50%的海洋细菌,来确保产氧浮游生物有足够的营养进行高速率的光合作用,最终维持地球上的大部分生命。所以,人们给病毒这类微生物起名为“病毒“,本身就是有偏见的,容易使人误以为病毒都是致病的微生物。
3、导致人类生病的病毒是极少数的,且只是病毒的异常状态
地球上,广泛大量存在的病毒基本上都是对人类有益无害的,是必不可少的,这是病毒的正常状态。导致人体疾病的有害病毒是极少数,是病毒的变异状态,异常状态。实际上,现代科学也不知道病毒整体中有多少对人类有害。英国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环境病毒学家柯蒂斯·苏特尔(Curtis Suttle)说:“如果从数字上看,相对于庞大的病毒种群,有害病毒的种类统计接近于零。几乎所有的病毒对我们所关心的东西都没有致病性。”所以,相对于大量正常状态的病毒,极少数有害病毒的产生,是病毒变异的产物。“新冠病毒“就是冠状病毒在正常不治病状态的基础上,经过异常变异,出现的异常致病的冠状病毒,造成新冠病毒大流行。
4、不断变异是病毒的特性
新冠病毒最新变异株——“奥密克戎”,就是一个典型的RNA变异病毒。RNA病毒是病毒变异的一个典型。新冠病毒就属于RNA病毒,这种变异率很高的病毒不是纯种,而是以大量准种(quasispecies)形式混合在一起。研究发现,正常人群中传播的病毒种群有就有大量变异毒株,同一个人身上的新冠病毒也不是完全一致的病毒,而是有多个病毒准种。变异就是它本身的一个特性,是随时变异的,甚至一个人感染新冠病毒,都是很多变异病毒在一起,不是一个纯种新冠病毒,只是现代科学还无法认识和掌握RNA病毒的变异,也就缺乏特异的治疗方法。比如:继“奥密克戎”之后,科学家们又再次检验到一种更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B.1.640.2。其实,理论上,随时可以检测出新的变异株。
5、“奥密克戎”变异株,与以前的新冠病毒变异株有什么不同?
与以前的阿尔法(Alpha)、贝塔(Beta)、伽马(Gamma)等新冠病毒的变种相比,“奥密克戎”变异株有什么不同。(1)变异点非常多。带着50种突变,30多个在棘突蛋白,超过以前所有变异株的总和;(2)传染性非常强。在“奥密克戎”的发现地——南非,近期病例直线式快速上升,(见图1),上升速度超过以前的新冠病毒爆发的速度。(3)死亡率很低,死亡率与病例数快速上升背道而驰,死亡率不但不上升,甚至有些下降。提示:“奥密克戎”可能毒性低,致死率低,见图2.
图1
图2
6、什么因素影响着病毒的“变异“?
既然作为RNA病毒的新冠病毒,变异是随时存在的。那么,这些大量的变异是无序的,无规则,无方向,无法预测的吗?显然不是的。新冠病毒变异总的趋势是毒力不断减弱,致病力和致死率降低,而传染性和免疫原性增强。新冠病毒变异会出现传染性更强,死亡率更低的变异毒株,最终演变出来的毒株就和疫苗类似,不但不致病,还可以抑制致病的变异株。这个过程可以认为是,变异的新冠病毒,又变回到不致病的正常冠状病毒。至今,“奥密克戎”表现出的传染性强,致死率低的现象,可能就是新冠病毒,又再变回到不致病的正常冠状病毒状态的路上。
病毒这些不断地、大量的变异不是随机的,一定是收到环境的变化、自然条件的改变而影响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传统中医预测气候和环境改变规律的“五运六气“理论,可以预测疫情的发生和结局。比如:2019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永炎院士就运用“五运六气“理论,预测新冠疫情的发生。同样,当大自然的“五运六气“的大环境改变后,新冠疫情也就会受影响,变异回到不治病的正常冠状病毒状态,疫情就会结束。那些企图通过药物和疫苗,消灭冠状病毒,来控制疫情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冠状病毒同样在自然界也是广泛存在的。
7、假如“奥密克戎”都是轻症,我们也不应该盲目“勇敢“
假如“奥密克戎”都是轻症,死亡率很低,我们也不应该盲目“勇敢“,随便感染”奥密克戎”。因为“奥密克戎”还会感染人,一旦感染“奥密克戎”,身体还需要调动免疫力,去消灭侵入体内的“奥密克戎”病毒。这样,还会消耗人体的“气”。要保持自己健康长寿,应该珍惜自己身体的“气”,不应该随便消耗,尤其是来自于父母的先天之气,是不可再生的,用一点,少一点。用完了就会灯枯油尽。所以,我们还需要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防疫措施。
8、预防“奥密克戎”,我还能做什么?
除了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防疫措施,预防“奥密克戎”,我还能做什么呢?其实,“奥密克戎”的生存,需要3个适宜环境。一是自然界的大环境;二是自身周边的小环境;三是体内免疫力的体内环境。当病毒大流行的时候,大自然的“五运六气“的大环境,我们个人无能为力,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身周边的小环境和提高体内免疫力,改善体内环境来预防“奥密克戎”。
传统中医有许多改变自身周边的小环境来预防瘟疫的方法,比如:佩戴香囊、在家庭和工作场所燃烧中药苍术、使用精油香薰等等。
提高体内免疫力,改善体内环境注意做好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请中医看看舌象,诊诊脉象,及时纠正身体的不平衡。
作者:杜文民
转自公众号 杜博士信箱:原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