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世界流感日:流感疫苗为什么年年打,什么时候打效果好,专家为您解惑答疑,不容错过!
时间:2021-10-27
10月15-16日,在中国·南京召开的生物制品年会上,有来自政府和监管部门的领导,以及国内外生物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行业的代表共5000余人参加,这次盛会聚焦生物制品的创新和发展和生物医药前沿技术设置主会场,并开设14个分会场。在预防接种高峰论坛,我有幸见到了广东省CDC的郑慧贞老师,对目前流感的防控进行了专题采访。
郑慧贞主任在生物制品年会学术论坛上的风采
受访专家:郑慧贞
疫苗中国:郑老师您好,我是公众号:疫苗中国的编辑,您在疫苗领域有很高的影响力,我也经常拜读您的文章,刚才听了您的讲课,受益匪浅。今天想采访您关于预防流感的话题。
郑慧贞:好,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话题,尤其是在目前新冠全球大流行的严峻形势下,又到了流感的发病季节,同时预防流感很重要。可以说,每个重点和高风险人群都应该做到“应种尽种、应早尽早”,防止流感病毒感染。
疫苗中国:郑老师,请问,您打流感疫苗吗?
郑慧贞:我每年都打流感疫苗,做到了防患于未然。
疫苗中国:关于“流感”,总有一些人与“感冒”混为一谈,认为打了流感疫苗还感冒,是不是打流感疫苗没用呢?这种误解让他们拒绝接种流感疫苗,也让很多人处于“危险”之中,您给大家科普一下吧。
郑慧贞: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下面我给大家科普一下: 流感和感冒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一是传染源不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是单一的病毒;感冒一般由鼻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引起,是一组致病菌,不只是病毒,有可能有细菌、支原体等。
二是传染强度不同:流感传染性很强,如不加强防控,可造成局部爆发和全球大流行;感冒传染性较弱,一般以散发为主。
三是患病后严重程度不同:流感病人除了有上呼吸道症状,比如咽喉痛、咳嗽,可有鼻塞、流鼻涕等,以及发热(体温可达39-40℃)外,其全身的症状很明显,比如全身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严重者可引起肺炎、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有的还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食欲差等,不但病情严重,而且预后差,尤其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住院率高,治疗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而感冒主要是上呼吸道的症状,一般不引起下呼吸道的炎症,不发热或轻度发热,全身不适症状较轻或无,也很少出现并发症。
四是病程不同:流感病程长,2周左右,住院率高;而感冒症状轻,一般不用住院,注意休息多喝水,大概1周左右即可自愈。
五是季节性:流感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冬春高发;而感冒全年均可散发,无明显季节性。
部分人把流感当成感冒,主要原因也有以下几点:
一是初发症状相似:流感和感冒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在发病初期,均以上呼吸道的症状为主,难以区分;
二是名称相近: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与普通感冒都有“感冒”二字,因此人们往往将两者等同起来。其实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表面相似,但有实质性的区别。
不能把老虎当做猫,两个疾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很大区别。
疫苗中国:听了郑老师的讲解,终于明白为什么打了流感疫苗还有可能得感冒了。
郑慧贞:对,打了流感疫苗只能预防流感,不能预防感冒,因为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这是最基本的科学道理。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简单、有效的措施,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明白,不能等得了流感才后悔没有打疫苗。
疫苗中国:现在是10月份了,打流感疫苗还来得及吗?什么时候接种流感疫苗效果最好?
郑慧贞:流感是季节性很强的传染病,从总体来看,中国的北方和南方在冬春季节,也就是每年的春节前后是流感的发病高峰。
另外,在南方的夏季还有一个高峰。据广东省的流感数据监测发现每年流感有两个高峰,2017年及以前,夏季的3-7月份的峰最高,2018年-2019年则冬季的1-2月份的峰最高。高峰时间不同,受当年流行的优势亚群影响。
由于接种流感疫苗后,人体需要2-4周才能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因此,每年应该在流感发病高峰前一个月(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流感疫苗的接种,及时预防流感病毒的侵袭。
但是,因为疫苗供应问题,或者个人的客观原因,没有在这段时间完成流感疫苗接种,整个流感的流行季节均可接种,尤其是对广东等地南方的人群来说,次年第一季度前完成流感疫苗接种还能预防夏季流感高峰时感染得病。
疫苗中国:哪些人最应该接种流感疫苗?
郑慧贞:《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 》(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原则上,接种服务单位应为≥6 月龄所有愿意接种流感疫苗且无禁忌证的人提供接种服务。
结合今年新冠疫情形势,为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和对新冠疫情防控的影响,《指南》推荐按照优先顺序对重点和高风险人群进行接种:
1.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可以说,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是一道必选题;
2.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
3.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4.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
5.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 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
疫苗中国:有的人经常问,为什么年年要打流感疫苗?
郑慧贞:流感疫苗年年打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流感病毒经常变异。大家从新冠病毒的变异都应该知道,病毒变异了,疫苗的效果就会下降,保护效果就会差。
为了研发针对流感变异病毒的疫苗,世界卫生组织(WHO)合作中心和全球上百个国家流感中心构成强大的监测网, 通过监测筛选并推荐每年流感疫苗的抗原组份,一般在2月份公布,推荐给流感疫苗生产企业制备疫苗,每年的流感疫苗只对当年的流感病毒有预防效果。
二是接种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可持续 6~8 个月,且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弱,只有每年都接种,才能获得有效的保护。
疫苗中国:流感有可能与新冠叠加感染,那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可以同时接种吗?
郑慧贞:不能,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接种,至少间隔14天。
疫苗中国:为什么现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更应该接种流感疫苗?
郑慧贞:最近,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文《关于做好2021-2022年流行季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今冬明春新冠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出现叠加流行的风险依然存在。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高位水平,特别是新冠病毒的变异给疫情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境外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持续存在,现在又到了流感的发病季节,如果未接种流感疫苗而感染了流感病毒,因为初发症状与新冠肺炎相似,给诊断和鉴别诊断带来了困难。
另一方面,患流感后抵抗力下降,还有可能感染其他疾病,甚至新冠肺炎。如果同时感染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这两种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叠加在一起,对肺脏和全身的健康带了双重负担,病情会比单一的病毒感染更严重。
因此,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情况下,更应该接种流感疫苗。
郑老师,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疫苗中国的采访,您对流感病毒和流感疫苗的科普,对大众正确认识流感,积极接种疫苗,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全球迅速传播的今天,防止两种病毒的叠加感染很有帮助,谢谢!
采访完成后,感觉这次采访对大众接种流感疫苗,减轻新冠疫情防控压力都有指导意义。为此,我整理成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现在正是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机,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赶紧去接种流感疫苗吧。
参考资料:
[1] 《关于做好2021-2022年流行季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
[2]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 》
转自公众号 疫苗中国:原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