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疾控科研需以实战为导向
时间:2021-09-29
位于广州体育馆的“猎鹰”气膜方舱实验室
◇疾控部门的科研必须服务于疾病防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突出应用型、实战型
◇疾控科研领域的人才评价应不唯论文,而看能否解决实际问题
在广州市番禺区大石镇群贤路160号,坐落着一座大楼,这里就是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称广东省疾控中心)。自去年以来,这里一直是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中心环节。很多科研成果正是从这里产出,服务于全省疫情防控。作为全国一流的省级公共卫生专业机构,广东省疾控中心的科研为何能够频出重要成果?
3个漂亮的科研仗
广东省疾控中心主任邓惠鸿表示,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该中心在疫情之初就成立科研攻关组,开展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发挥科技的力量,屡屡在疫情防控的关键点上获得突破。
具体而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该中心打了3个漂亮的科研仗。
一是疫情初期成功分离出新冠病毒,不仅为分析病毒的流行规律、致病机制、变异特征等提供病原学支撑,而且为新冠疫苗研制、抗病毒药物的筛选等奠定基础。
据悉,在广东报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后不到半个月的2020年1月27日,广东省疾控中心即成功从一例病例的肺泡灌洗液中分离出该省第一株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毒株,成为全国第二个分离出毒株的省份。
“这一成果的出现,非常振奋人心,凸显了广东疾控的科研实力,增强了公众对疫情防控的信心。”邓惠鸿说。
在2021年的疫情防控中,广东省疾控中心又相继在全国第一个分离出Beta变异株、Eta变异株和Gamma变异株;在全国第二个分离出Alpha变异株和Delta变异株。
由此,广东成为全国分离出变异毒株种类最多的省份,为研发针对变异毒株的新冠疫苗奠定了基础。
二是开展新冠病毒排毒规律研究,为“四早”提供科学支撑。
邓惠鸿介绍,广东省疾控中心特别注重在实战中发现科学问题并加以研究。在2020年疫情防控中,他们观察到新冠病毒带毒者的排毒规律似乎类似于流感病毒,随即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同一病例的咽拭和鼻拭标本比较,鼻拭标本排毒时间平均比咽拭标本排毒时间长1~2天,鼻拭标本的病毒载量平均比咽拭标本高,并且在新冠病毒带毒者发病早期的病毒载量已经很高。
“基于这一发现,我们提出优化核酸检测的样本采集规范,以及通过核酸大筛查来实现‘四早’的策略,此举使病例发病到确诊的平均间隔从最初的15天缩短至1天,为广东省疫情防控赢得了先机。”邓惠鸿说。
据了解,该策略的提出比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2020年4月22日决定大规模开展核酸检测和应检尽检、愿检尽检提早了2个月22天。测算发现,通过早发现早处置,广东省共减少13.8万例病例发生。
三是开展密切接触者阳转率研究,在全国率先实施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
2020年1月27日,广东省疾控中心分析发现,全省密切接触者阳转率高达6.5%。邓惠鸿说:“我们意识到,这说明当时实行的居家隔离存在漏洞,隔离效果不佳,于是提出对密切接触者采取集中隔离的建议,省疫情防控指挥办迅速采纳。自1月31日起,广东开始在全国率先实施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邓惠鸿表示,广东采取集中隔离后的2月26日以后,密接的阳性率从之前的最高6.88%降到1%以下。“根据数学模型分析,该项措施较居家隔离降低了续发病例发生风险达5倍,疫情流行期缩短32天,有效阻断社区扩散。”
科研必须服务于疾病防控
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输入风险评估与预警、聚集性疫情分析、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广东省疾控中心的官网上,展示着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该中心发表的42篇科研论文情况。这些论文有一个共同特点:与疫情实际防控工作高度相关。
在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林鹏看来,广东省疾控中心的科研能有如此成绩,关键在于坚持科研必须服务于疾病防控,并以解决疾病防控的实际问题为导向。
林鹏认为,疾控中心的核心职能是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因此,疾控中心的科研与高校、专业医学研究机构有两个重要区别:
其一,科研的侧重点不同。
林鹏分析说,高校的科研相较而言更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从一个现象本质开始入手,深入研究到最后,形成一个科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可用于解释同类现象;疾控中心的科研则以应用型为导向。同时,专业医学机构开展医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研究某一疾病的治疗方法,如肿瘤的发病机理和致病机制、高血压的代谢异常等,注重的往往是个体的治疗;疾控机构的科研则着重于研究疾病的传播规律、引起流行的影响因素,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等,眼光更多落在群体。
其二,科研的关注领域不同。
林鹏表示,专业医疗机构的科研大多来源于病例救治、某项疾病疗效等方面的医学难题;疾控科研的难题多源于日常工作中观察到的一些规律和现象。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出现的复阳病例的传染性、物体环境表面病毒的传播性、新冠病毒是否可以气溶胶传播、新冠病毒变异株的传播活性和生物学活性变化等新问题。
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李艳介绍,广东省疾控中心目前已与1所国外高校、2个国际专业机构、8所国内高校与机构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并聘请钟南山院士、徐建国院士等18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作为科学顾问,联合高校、医院等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展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
不唯论文 要看能否解决实际问题
为确保疾控的科研成果不会跟实战脱节,邓惠鸿建议设立公共卫生领域科技专项,并调整疾控研究领域的人才评价体系。
邓惠鸿说,目前,我国还没有设立公共卫生领域的科技专项,相关内容散落在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等种类繁多的项目中,这样不利于研究的聚焦。在国家层面设立公共卫生领域科技专项的好处是,它能围绕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而言,每年可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国家和各省疾控专家,针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提出当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由科技部统一发布。项目可以多元合作方式,面向全国所有公共卫生机构、科研院校等科研机构,也接受联合企业申报,并依托科技部现有科研项目管理平台,由科技部统一组织申报、评审、经费管理和考核验收,以此广泛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带动我国公卫科研能力。
在邓惠鸿看来,鉴于疾控领域的科研以应用型和实战问题为导向,与基础型、理论型明显不同,因此建议国家在公共卫生专家遴选、科技人才项目评选等方面建立疾控领域的评价体系,不唯论文,而要看能否解决实际问题。
“疾控部门的科研工作比起其他机构,更注重应用型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验证理论,科研成果最终服务于公众健康。”邓惠鸿说。
转自 瞭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