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
时间:2021-02-02
胡善联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 200032)
HU Shanli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9188(2021)01-0001-03
DOI:10.13683/j.wph.2021.01.001
1 建设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的必要性
2016年8月在全国卫生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从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并提出“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
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新时期中国卫生工作方针。其反映了“健康中国”的战略思想,为中国建设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指明了方向,那就是一定要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和将健康融入所有的政策。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esease 2019,COVID-19)暴发流行是对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重大考验。2020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讲话《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诠释了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的“四梁八柱”,号召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需要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要求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完善中国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增强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在抗击COVID-19的疫情斗争中,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在阻击战中坚持对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在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中坚持对接触者做到核酸检测“应检尽检”。织密防护网,筑牢隔离墙,将人民安全看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石,因为只有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才能确保在全球疫情肆虐下的一方平安。
2020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识到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
2 公共卫生体系改革构架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公共卫生体系改革的框架:①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②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③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④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⑤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疫病防治中的作用;⑥完善公共卫生法律、法规;⑦发挥科技在重大疫情防控中的支撑作用;⑧加强国际卫生交流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这里笔者将重点引证习近平总书记在以下6个方面对建立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改革的具体要求。
2.1 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2.1.1 组织体制方面
要优化完善疾病预防机构的职能设置,健全以国家、省、市、县四级疾控中心和各类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为骨干、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军民融合、防治结合的疾控体系。
2.1.2 工作机制方面
要建立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要健全疾控机构和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职责,夯实联防联控的基层基础;要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建立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的机制,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
2.1.3 能力建设方面
要加强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稳定基层疾控队伍;要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着力培养能解决病原学鉴定、疫情形势研判和传播规律研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实际问题的人才。
2.2 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
一是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二是要建立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协同监测机制,发挥基层哨点作用,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预案体系,分级、分类组建卫生应急队伍,覆盖形势研判、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救治、实验室检测、社区指导及物资调配等领域。
2.3 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
政府主导、公益性主导、公立医院主导的救治体系是应对重大疫情的重要保障。要全面加强公立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完善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治设施建设标准。要加强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等基地建设,加强重大疫情救治相关学科建设。
2.4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丰富爱国卫生工作内涵、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树立良好饮食风尚, 推广出门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要将推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
2.5 完善公共卫生法律法规
要有针对性地推进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等法律制定和修订工作。进一步从法律上完善重大新突发传染病防控措施,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和部门、行政机关和专业机构的职责。普及公共卫生安全和疫情防控法律法规,推动全社会依法行动、依法行事。
2.6 发挥科技在重大疫情防控中的支撑作用
要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加快完善平战结合的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加大重大疫病防治经费投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力争率先研发成功COVID-19 疫苗( 编者注:2020 年12 月31日, 中国新冠灭活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完善创新性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
3 目前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现状
根据2020 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的报道[1], 至2019 年底,全国共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091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128 个及妇幼保健机构3 071个, 分成省属、地级市属、县级市属和县属四级。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例,卫生人力数量较少,其中执业( 助理) 医师6.9 万人、执业医师6 万人、执业护士1.52 万人及卫技人员1.39 万人。其中卫技人员中高级职称( 正高和副高) 占12.5%,中级职称者占30%,助理师士级占47%,无职称者占10.6%,并且19% 的人员为中专和高中以下水平。早在2005 年卫生部和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单位利用三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对全国东、中、西部地区的70 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 年人员调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调入人员的平均素质为5.54 分,调出人员的平均素质为6.62,调入调出比值为0.84, 存在着人才明显流失的现象[2]。2011年至2015 年分析的结果显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卫生技术人员平均增长率为-0.87%, 而执业( 助理) 医师的年均增长率位-2.36%,说明高层次人才流失的速度更快。因此,未来欲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急需补充和培养疾病预防控制的专业人才和提高教育水平。
从公共卫生机构财政补助情况来看也不甚理想, 2019 年全国卫生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总收入为813.6 亿元, 财政补助收入占72.7%;卫生监督机构总收入135.7 亿元, 其财政补助收入占97.4%;妇幼保健机构的收入是742.1亿元, 财政补助收入占39%。由此可见,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还有27% 的经费需通过业务创收性服务来弥补。为保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公益性, 今后加强政府对其投入更是刻不容缓[3]。
4 对今后发展公共卫生体系的四点建议
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未来中国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已经有了明确的指示和整体的谋划。当前急需将指示的精神贯彻落实,要坚持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决不辜负党中央的殷切期望。
二是推动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需要部门间的协调配合, 需要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强调要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爱国卫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探索更加有效的社会动员方式,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预防控制重大疾病。
三是当前COVID-19 疫情之际或在后疫情时代, 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大力发展相关学科和设施的建设是无可非议的。但要防止再一次将大量的卫生资源投入到大型公立医疗机构的建设中去,使本已倒置的卫生资源配置更多地向三级医疗机构集中。造成基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农村乡镇卫生技术人员进一步的流失。从外防输入和内防疫情反弹来看社区卫生服务的联防联控机制是我国能够控制疫情的基本经验。为了进一步做好整合性、连续性的医疗卫生服务,对密切接触者的排查和追踪、点对点隔离的闭环管理,在防止社区传染病集聚性发病和散发方面已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国际经验证明, 加强初级卫生保健的可及性、减少非传染病、满足需求的公平性和健康结果的公平性、创新医防协同机制是达到全民健康覆盖的重要的途径。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与基层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防治结合工作方式需要继续加强。
四是稳定基层疾控队伍,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是未来全面提升队伍素质的关键。需要政府建立公共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机制,提高疾控人员的专业地位和待遇水平。从长远立足观点来看,还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公共卫生学院,扩大培养疾病预防控制的后继队伍,才能使我国未来的预防医学人才在加强国际合作、全球卫生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0卷[M].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 杨峰, 谢洪彬, 王伟成, 等.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才流失情况分析[J]. 卫生研究, 2005, 34(5): 516-517。
[3] 中国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2019中国卫生总费用研究报告[EB/OL]. [2020-11-24] http://www.nhei.cn/nhei/ c100007/yjly.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