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纵深推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2-13
编者按:
岭南春来早,人勤地生宝。2月5日,开工的号角吹响,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如约召开,为2025年的工作标重点,也擘画了路线图。承担着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健康根基的卫生健康领域,也要练好高质量发展的“看家本领”,挺起决战必胜的“钢铁脊梁” 。
新岁之初,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回顾旧景、展望未来,就新一年工作郑重许诺。正如“新春第一会”所言,“赤子追梦,追则必达。耕者下力,即是福田”,2025年广东卫生健康事业必将奋楫争流、逐光前行、共赴健康新约。
2024年,广东省卫生健康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以建设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示范省为引领,深入实施卫生健康“百千万工程”,持续深化医药卫生领域改革,奋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健康广东建设取得新成效。“三张处方”促进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改革经验获中央改革信息推广,入选全国医改十大创新典型。全省12家综合医院、14家中医院进入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百强,全省县综合医院国家基本标准、推荐标准符合率分别达100%、96%,县域医共体人员下沉乡镇卫生院实现全覆盖,县域内住院率保持在85%左右。省市两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平台全面建成,全省托育服务机构超过1.2万家、可提供托位超60万个,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持续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安全感持续增加。
2025年,广东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锚定“走在前列、当好示范”总目标,纵深推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
一是实施卫生健康“百千万”工程。落实国家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深入实施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各地提质扩面建设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做细做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以紧密型医联体为抓手提升县域服务水平。推进24个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深化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巩固村卫生站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实现镇村一体化管理,推动建成符合地方实际、群众可感可及的健康乡村。
二是优化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和高水平医院联动建设,落实辐射带动功能。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谋划推动主要健康指标纳入地方和各相关部门“十五五规划”。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强化规划在资源配置中的刚性约束,优化调整二级公立医院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创新强化医疗卫生监管。
三是落实卫生健康便民惠民举措。落实国家“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部署,用心用情开展儿童医疗、精神卫生、免陪照护试点、安宁疗护、体重管理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病房改造提升、医学人文关怀提升、病毒性肝炎早防早治、健康科普进万家等10项便民惠民服务行动。统筹提升临床专科能力,持续推进肿瘤、心血管、呼吸、眼科等专科优质资源下沉,推进口腔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强中心药房建设,做好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和药学学科建设。推进卫生健康数智化转型,推广“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应用。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深入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
四是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推进健康湾区建设,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医疗规则机制衔接,扩大实施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直通救护车试点计划,拓展实施“港澳药械通”政策,支持广州、深圳试点建设外商独资医疗机构。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任务,加快构建协同联动科技创新体系,健全医药成果转化工作机制,支持和推动创新药械进临床使用,促进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发展。
五是促进医防融合和中西医协同发展。深入实施健康广东18项专项行动,深化健康城镇健康细胞建设。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慢性病干预和健康管理。深化疾控体系改革,坚持多病共防,抓早抓小抓好全省登革热、流感、猴痘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强化医疗应急能力建设,做好职业健康管理服务,加强食品安全和营养技术支持。加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等建设,持续推进县级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建设,深入挖掘岭南中医药精华,加强传统医药互学互鉴。
转自 广东卫生在线:原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