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为什么我们需要它?
时间:2024-05-22
人类历史上的人口大量減少事件往往并非只由战争引起,更多是由天花、麻疹、流感等传染病流行造成的。例如18世纪死于天花的人数保守估计在1.5亿以上,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造成全球约4000万~5000万人死亡1。
除了安全卫生饮用水,没有其他方式比疫苗在降低人类死亡率方面贡献更大,包括抗生素2。
过去50年来,全球免疫接种工作挽救了约1.54亿人的生命,相当于每年每分钟挽救6条生命,而被拯救的绝大多数生命是婴儿3。
疫苗,这个看似简单的“防疫工具”,在人类历史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从古代的瘟疫到现代的传染病,疫苗一直是我们与疾病斗争的得力助手。
于个体而言: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病原体感染、预防疾病发病,降低感染后疾病严重程度,减少自身基础性疾病的发作,减少并发症和重症的发生,如接种流感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还可以预防高风险暴露后可能会导致的发病甚至死亡,如接种狂犬病疫苗;进而减少疾病导致的门诊、住院花费、误工缺勤、家庭照护负担等。
于群体而言:接种疫苗可以提高人群特异性免疫力,形成群体免疫,阻断疾病传播; 应急接种可以控制传染病暴发,降低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 减轻社会医疗负担和医疗系统的救治压力; 提高人均预期寿命。
疫苗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天花仅在20世纪就夺去了3亿人的生命。
1980年5月8日,第三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正式宣布:“世界各国人民赢得了胜利,根除了天花。” 这一宣言标志着一种困扰人类至少3000年的疾病被消灭4。
中国历史上脊髓灰质炎曾广泛流行。60年代初期,每年约报告20000—43000例。
1960年中国自行研制成功脊灰减毒活疫苗,1965年开始在全国逐步推广使用,脊灰的发病和死亡急剧下降。监测结果表明,1994年10月以来,我国未再发现本土脊灰野病毒病例,经过严格的认证,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证实我国实现了无脊灰目标5。
破伤风是一种非常痛苦、通常会致死的疾病,它会导致肌肉强直和痉挛,有时表现为牙关紧咬。新生儿和孕产妇破伤风通常由不洁净的分娩环境和脐部感染引起。新生儿破伤风主要来自住院分娩。1995年以前,中国农村的住院分娩率低于25%,在一些最贫困县,甚至低于10%。育龄妇女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可以预防新生儿破伤风。
2012年WHO对中国进行评估后,宣布中国消除孕产妇和新生儿破伤风6。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全世界每年约260万人死于麻疹。1959年中国麻疹病例950万。随着广泛接种麻疹疫苗,发病大大降低,到2020年麻疹病例856例7。
通过儿童普种乙肝疫苗,5岁以下儿童HBsAg阳性率从1992年9.67%下降到的2014年0.32%。全人群减少HBsAg携带者约3000万,乙肝疫苗使消除乙肝成为可能8。
据WHO估计,流感在全球每年可导致300万~500万的重症和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
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降低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负担,可以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健康危害及对医疗资源的挤兑9。
在过去五十年中:通过免疫接种挽救的每一条生命,平均获得了66年的完全健康,总共获得了102亿年的完全健康。针对 14 种疾病(白喉、乙型流感嗜血杆菌、乙型肝炎、日本脑炎、麻疹、甲型脑膜炎、百日咳、侵袭性肺炎球菌病、脊髓灰质炎、轮状病毒、风疹、破伤风、肺结核和黄热病)的疫苗接种已直接推动全球婴儿死亡率降低 40%10。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疫苗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使曾经令人恐惧的疾病变得可以预防。通过持续的研究、投资和合作,人们可以在今天和未来50年内再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3。
研究显示:到2024年,一个不到10岁的儿童在接种疫苗的情况下,与未接种疫苗的儿童相比,生存到下一次生日的可能性将增加40%;成年人也会得益于疫苗接种,与未接种疫苗的人相比,50岁的人能庆祝下一个生日的机会增加了16%10。
由此可见,疫苗在人类健康史上的重要作用。它不仅帮助我们战胜了许多致命的传染病,还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我们需要疫苗!不仅需要其覆盖到未接种疫苗的儿童,还需要疫苗保护成年人免受流感、肺炎等许多其他传染病的侵袭。
参考来源:1.《疫苗与免疫》
2.Plotkin S, Orenstein W, Offit P. Vaccines, 5th ed. Saunders, 2008.
3.https://news.un.org/zh/story/2024/04/1128246
4.纪念消灭天花——COVID-19和其他疾病的希望之源 (who.int)
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hinacdc.cn)
6.中国已消除孕产妇及新生儿破伤风 (unicef.cn)
7.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hinacdc.cn)
8.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 (chinacdc.cn)
9.中国流感疫苗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
10.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4)00850-X/fulltext
转自 疫苗预防交流:原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