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注丨《中国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指南》重磅发布!这些建议全是干货!
时间:2023-08-30
不久前,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联合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联盟制定并发布了《中国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指南》,这也是国内首次以指南形式(虽然也属于专家共识)对包括医护人员在内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提出流感疫苗接种建议!
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联盟组织架构图,图源:官网
【重要建议】
这份指南中的建议源自于大量研究证据,相关证据也是根据牛津循证医学中心2011版证据质量评估表进行了评级,这些建议包括:
牛津循证医学中心2011版证据质量评估表,图源:DOI:10.12138/j.issn.1671-9638.20233814
1.建议医疗机构「在流感季节来临前」,鼓励其工作人员接种流感疫苗,让其获得更好的流感防护。(推荐等级:强推荐)
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医疗机构工作人员风险分类表,推荐对「感染传播风险极高」的人员优先接种流感疫苗。建议呼吸科、儿科、感染科、老年病科、发热门诊、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产科、血液透析室等传播风险高的科室工作人员优先接种流感疫苗,有效降低自身罹患流感风险,「同时也降低了感染后传播给患者的风险」。(推荐等级:推荐)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风险分类表,图源:DOI:10.12138/j.issn.1671-9638.20233814
3.推荐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中「流感高危人群」,如老年、患有慢性疾病人员及孕产妇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推荐等级:推荐)
4.1.推荐医疗机构根据当地疫苗供应情况选择多种疫苗,同时工作人员应参考研究证据、疫苗效果、安全性、接种禁忌及慎用角度等多个维度,结合个体需求对流感疫苗进行选择评估。(推荐等级:强推荐)
4.2.推荐根据所在地的流感流行情况,在每年流感流行季前完成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流感疫苗接种。(推荐等级:强推荐)
4.3.对疫苗中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甲醛、裂解剂及抗菌药物)过敏者或有过任何一种流感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史者,禁止接种。患有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以及发热患者,建议痊愈或者病情控制后接种。既往接种流感疫苗后6周内出现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患者,建议由医生评估后考虑是否接种。(推荐等级:强推荐)
4.4.以下人群禁止接种减毒活流感疫苗( live attenuated Influenza vaccine ,LAIV):a.因使用药物、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等任何原因造成免疫功能低下者;b.孕妇;c.有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 Barre Syndrome,GBS)病史者;d.接种前48小时使用过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抗病毒药物者,或接种前5天使用过帕拉米韦,或接种前17天使用过玛巴洛沙韦者。(推荐等级:强推荐)
5.推荐采取宣传教育策略,强化预防为先的理念,推动医疗机构流感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疫苗接种率。(推荐等级:推荐)
6.推荐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加强政策支持并制定流感疫苗接种率考核标准,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开展组织干预并建立提醒、预约及接种登记信息化系统等综合策略,共同推动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流感疫苗接种工作。(推荐等级:推荐)
7.按照自愿接种原则,推荐医疗机构为其工作人员开展有组织的流感疫苗接种行动,免费提供流感疫苗,设置便利的接种点,提高疫苗可及性。(推荐等级:强推荐)
【建议解读】
上述建议每一个都是结合了我国现阶段背景情况进行的,那上述几条建议的背景和情况是什么呢?
1.为何建议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接种流感疫苗?
答:因为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较一般人群具有更高的感染流感风险,并且可能将病毒传染给患者导致患者患病甚至死亡。此外,如果医护人员因流感缺勤可能导致医疗资源不足。
但,目前国内流感疫苗接种率甚至不到4%,而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由于专业认知水平不足以及个人态度原因不接种,甚至还有许多主张不接种流感疫苗并大肆宣扬的。
2.为何专门推荐几个科室医护人员接种流感疫苗?
答:流感的疾病风险因人群而异,对老人、儿童,以及合并症患者的威胁尤为严重(更高的患病、住院、死亡等),相关科室(如儿科)的医护人员如果罹患流感,那么将对这些患者具有更大的威胁。
当然,尽管对不同科室人员进行了风险分级,但实际上在「流感疫苗供应充足」情况下任何科室人员都应该接种(每年都富裕),不过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各个医院接种率都不够高。
3.为何建议老年、患有慢性疾病人员及孕产妇优先接种?
答:和上述问题相近,老年人和合并症患者以及孕产妇罹患流感后「风险更高」,此外孕妇罹患流感还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而6月龄以下的儿童无流感疫苗可以接种,因此要在孕期进行接种以通过母传抗体降低流感风险。
然而尴尬的现实是,一方面老年人很多都存在合并症,但接种时面对合并症患者可能因为担心不良事件而不敢接种流感疫苗,另一方面是孕妇和胎儿虽然存在风险,但很多疫苗说明书要么将该人群列为禁忌症,要么会在区域内「委婉要求」不给孕妇接种流感疫苗。
4.为何要强调流感疫苗的选择?
答:其实在国内来说这个问题并不是主要问题,因为国内批准用于成年人群的流感疫苗仅有「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和「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均属于灭活疫苗且具有相似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或者有效性),因此选择任何一种(无论三价还是四价)都是可行的。
而指南中强调的流感减毒活疫苗(LAIV)目前国内仅批准用于3~17岁未成年人,因此暂无需考虑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会接种这种疫苗。
5.为何要推荐进行健康教育?
答:在很多人的眼里,「医护人员」都是专业的,但此前对1159名共卫生工作者和全科医生的调查发现,总体流感疫苗接种率仅为25.3%,而公共卫生医生(30.5%)还高于全科医生(19.2%);而上海(超一线城市)的一项调查发现,中心医院医护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仅为23.2%,甚至不如社区医院的医生(39.1%)。
虽然很多人认为医护人员都是专业的,但免疫学、传染病学并不是各类医疗学科的专业课,更何况学过的专业也不懂或不关注疫苗,因此医护人员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比普通公众更需要获得相关教育以提高认知水平。
6.为何要通过综合策略管理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流感疫苗接种?
答:既然认知不到位、技术指导力度不够,当然需要官方支持以推动落地。除了采用健康教育与更便捷的接种服务(医护人员上班时间也不可能翘班去接种单位打疫苗)外,指南也建议将医疗机构流感疫苗接种率纳入绩效考核(和钱挂钩)以提高接种率。
其实和绩效挂钩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疫苗接种率真的太低了,但绩效考核的设定也需要仔细琢磨,一定要规避占比低导致不重视,以及采用惩罚性绩效方案影响医务人员工作状态的方式,因此需要各医疗机构详细研判。
7.为何要开战群体性接种?
答:因为可以提高接种效率,并且能够及时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进行处置。简单来说,如果医疗机构工作人员零散去接种单位接种,不仅依从性不好、寻找接种单位有难度、时间冲突,还耽误时间影响工作。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出台后,很多人仅看到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要求,却忽略了「为预防、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备案,可以在本行政区域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因此群体接种是可行的,仅需要及时备案即可。
【个人观点】
参与制定这份指南的专业机构囊括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等医学院校,并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参与。从重量级来说已经是国内顶级水平了,而且证据分级明确,循证依据充分。
此外,这份指南也综合考虑了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以及去医疗机构进行就诊或有其他事物的患者及相关人员(包括家属)双方的健康获益,因此即便名称看似是针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但实际上也考虑到一般人群的获益。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第一个针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接种流感疫苗的指南已经正式发布,那么我国广大的医护人员(和医疗机构工作者)们会打疫苗吗?医护人员们都知道自身感染流感的风险吗?都认可流感疫苗对自己和自己所面对患者的获益吗?
个人角度来看,仍处于消极态度,无论是对临床还是公卫体系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们,因为大部分人认知仍远不到位,而指南中提到的健康教育和综合管理模式落地需要非常强大的相关管理部门支持,实际执行起来难度并不大,但改变态度和认知非常难。
希望这份指南能够推动各地医疗卫生机构流感疫苗接种工作标准化管理要求和流程的建立,并形成固定动作,以保护包括医护人员在内的医疗机构工作者和相关患者吧。
愿天下无疫
来源 疫苗中国——卤煮说苗:原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