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首届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入围省科技进步奖
时间:2022-12-21
据悉,2021年首届广东省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奖项目——《重大急性肠道传染病人物环境同防体系的构建和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经我会推荐已入围2022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预防医学与卫生学专业评审组四选一项目名单。
该项目由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孙立梅团队联合相关研究团队,针对危害广东居民的4个重大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脊髓灰质炎、霍乱进行系列研究,在全国率先研制标准化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处置技术,系统阐明了接触传播、水源性传播和食源性传播途径中“人-物-环境”流行病学特点、现场调查关键环节,构建了人、物、环境同防多病原全区域立体监测体系,历经13年的建设、完善,在手足口、诺如病毒感染、霍乱、脊髓灰质炎等肠道传染病的防治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项目效益
重大急性肠道传染病人物环境同防体系的建设大大降低了广东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提高了肠道传染病防治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有效促进肠道病毒疫苗的创新及推广,在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维护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2010 年至 2021 年项目团队在广东共设置 149 家监测哨点单位,采集病例标本 17 万份、物品和环境样本 3 万份,累计检测 50 多万次,解析了全省重大肠道传染病流行特征,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查明率得到显著提高(从 2008 年的 25%提升至 2015 年的 100%),调查处置经验在全国进行交流推广。
肠道传染病 “ 人+ 物+ 环境 ” 同防监测体系哨点监测单位
通过该项目体系的建设,确保了脊灰病例在广东省长期处于“清零”状态。同时极大地降低了手足口病的病死率。全省诺如病毒疫情的发病规模都在持续下降,全省霍乱也是处于低发病的水平。比如近三年(2019-2021 年),广东省手足口病年均报告数较 2010-2014 年均减少 7 万例,死亡数年均减少 41 例。
在2015年,广州及清远先后出现诺如病毒感染暴发,通过这个监测系统,疾控部门迅速开展现场溯源调查,溯源到是由某品牌桶装饮用水污染引起。桶装饮用水紧急被召回,此次诺如病毒引发的肠道传染病传播被成功遏制,感染人数被控制在了1.7%的较低水准,和国际国内同类事件中7.6%的诺如病毒感染率比起来,减少了1600多人感染。
2019-2021年期间,由于创新疫苗同时接种技术,提高了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接种率,销售额累计7.8亿元,较前3年增加1.8亿元。同期减少了肠道传染病治疗及监测费用3.6亿元。
项目创新
在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上,该项目研究成果填补了4项国际和4项国内技术空白,获得了2项专利、编写技术规范10项,建设了数量和种类全国领先的肠道传染病病原菌毒种及生物样本库,建设了全国最早的肠道传染病专病监测系统,建立广东省传染病预防控制及重症救治人才体系。相关成果在全国的疾控、教育、医疗机构、实际生产等场景得到了应用,部分技术已在全国疾控系统推广。
此外,项目研究成果在多个国际杂志、国际会议报道介绍,并列为WHO合作中心的研究项目,为全球传染病防控贡献广东案例,产生了较大的国际影响力。
该项目体系的防控关键对于其他传染病也同样适用,可延展应用于呼吸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等领域,对整体提升我们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有着积极作用。
项目主要完成人介绍
孙立梅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所所长、主任医师。从事预防医学工作30年,目前主要从事免疫规划管理工作。国家免疫规划百白破疫苗和轮状病毒疫苗技术工作组成员,广东省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组长,广东省手足口病防控专家组成员,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