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乙肝疫苗接种的倡议
时间:2022-11-14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主要通过母婴、血液(包括皮肤和黏膜微小创伤)和性接触传播的一种乙类传染病。如果乙肝病毒感染者未能诊断并进行规范治疗,乙肝可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危害。我国是乙肝的中高流行区,面临乙肝带来的对人们生命安全和社会经济负担的双重威胁。据估算,我国现有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约8600万人,约15人中就有1个乙肝感染者。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数据显示,慢性乙肝感染是我国肝癌的最主要病因,约85%原发性肝癌患者是乙肝感染者。
广东乙肝报告发病一直位居全国第1位,2021年广东省乙肝报告发病数居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首位,我省面临的乙肝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存在职业暴露风险人群,包括医务工作者、经常接触血液人员、医学院校学生、救援(公安、司法、消防、应急救灾等)人员及福利院、残障机构和托幼机构等工作人员;存在经皮肤、黏膜和血液暴露风险人群,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或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易发生外伤者、血液透析者及器官移植者、静脉吸毒者等;存在性暴露感染风险人群,包括性伴为HBsAg阳性者、男男同性性行为者和多性伴者等;其他人群,包括乙肝以外的其他慢性肝病患者、慢性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乙肝高发区的居住者及旅行者、免疫缺陷或免疫低下者和HIV感染者等,具有较大的乙肝感染风险。目前临床上对于乙肝尚无完全治愈的药物,抗乙肝病毒药物可以有效延缓和阻断慢性活动性乙肝疾病的发展。但是,从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角度出发,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安全、经济的方法。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健康广东行动(2019-2030年)》对肝病防控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加强病毒性肝炎综合防治,实施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提倡个人充分认识疫苗对预防疾病的重要作用。乙肝防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专业机构、社会组织、患者等全社会的通力合作。
为提升人民群众对乙肝疾病的科学认知,进一步做好乙肝防控工作,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我会倡议:
一、努力提高公众对乙肝防治的认知。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传递科学正确的乙肝防治知识,树立乙肝可防、可控、可治的正确认知,提高全民对乙肝的防范意识;创造友好正向的社会环境,消除乙肝歧视。
二、鼓励主动筛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积极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切实做好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工作,努力实现“零传播”。推荐所有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乙肝疫苗或接种史不详者接种乙肝疫苗。目前适用于16岁以上人群接种的乙肝疫苗主要有:60ug乙肝疫苗及20ug乙肝疫苗;做到及时提醒,不漏针,确保全程免疫。
三、倡议各有关单位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的可及性。主动下沉医疗卫生资源,关注偏远地区、欠发达地区的乙肝防控工作,突出源头防控,关口前移,做到早诊早治、应种尽种;支持基层能力建设培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开展切实可行的乙肝防治项目,助力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
防范胜于救治,多一分预防知识就多一份健康保障。让我们携手并肩,同心协力,为有效阻断乙肝的流行与传播,加速推进肝炎危害行动而努力!
二〇二二年十一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