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秋冬季节如何利用岭南道地药材调理健康
时间:2024-12-02
“天人合一”是《黄帝内经》的一个核心概念,中医养生讲究顺应四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提倡人们要顺应自然界的四时变化来养生保健。秋冬季节,广东气候特征明显,秋季干燥、温差大和湿度低,容易引起皮肤、呼吸系统问题和慢性病发作、情绪波动等问题;冬季潮湿、多雨,湿冷天气容易导致关节炎、风湿等疾病加重,还会影响人的情绪,使人感到烦躁或忧郁。秋冬如何利用岭南道地药材缓解身体各种不适?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保健药材,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下面选择几样“粤八味”岭南道地药材介绍给大家,让大家了解它们的功效作用和日常保健时的使用方法,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参考。
化橘红
化橘红是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的特产,有“南方人参”之称,2012年被列入药食同源中药材目录。具有理气宽中,燥湿化痰,消食等功效,适用于寒咳或干咳、脾胃气滞、食积伤酒、脘腹胀满等症状。现代研究表明,化橘红有抑制炎症、促进炎症消退从而改善呼吸系统炎症性疾病的恢复能力,还有显著的抗纤维化、抗氧化作用,镇咳效果显著,且属于外周镇咳,完全没有中枢镇咳的副作用,安全无成瘾性。需要强调的是,化橘红辛香温燥,耗气伤阴,因此内有实热者慎服,气虚及阴虚燥咳者不宜服。化橘红作为药材一般多入汤剂,煎汁服用,也可以制成散剂或丸剂服用。煎汁内服时,常用量为3~6g。日常保健可用于泡茶、炖(煲)汤。
泡茶:化橘红5g,绿茶3g。用适量开水冲泡后饮用,喝完可续水冲饮至味淡。适用于咳嗽痰多人群。
炖汤:化橘红3片、雪梨1只、冰糖适量。化橘红片洗净,雪梨洗净去核,梨肉切块装入碗中。加入化橘红片和适量冰糖,放蒸屉中,水烧开后蒸20分钟左右即可。适用于消化功能欠佳、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喘、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季节交替易患寒性感冒咳嗽的人群,也可用于日常养肺调理。
炖汤:化橘红10克,半夏10克,川贝10克,甘草3克,瘦肉50克。瘦肉清洗干净后切成小块备用,所有药材清洗干净后与瘦肉一同放入炖盅内,加水3碗(600毫升)大火煮开后转中火隔水炖2小时,加适量盐调味即可。适用于慢支肺气肿病人,表现为痰白粘稠人群。
广陈皮
广陈皮包含新会陈皮,新会陈皮是广陈皮里面最顶端的部分。广陈皮,作为广东道地药材之一,具有药食同源的特性,是广东人饮食中极具特色的一味食材。广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适合胃部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等症状的人食用。现代药理研究也发现,陈皮含有挥发油、橙皮甙、维生素B、C等成分,对胃肠道有温和刺激作用,有助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作用,还有抗氧化和防衰老等功效。年份越长越甘香醇厚,一般每次用量为6~10g,煎汤服。日常保健可泡茶、煮糖水、煲汤使用。陈皮一定要晾晒1年以上,在短期之内可以每天喝,不建议长期服用。
泡茶:1.陈皮普洱茶:广陈皮3g,普洱茶10g。两者放茶杯中,用沸水冲泡5分钟后即可饮用。具有健脾消食,减肥消脂作用。
煲汤(陈皮老鸭煲冬瓜):广陈皮10g,鸭肉500g,冬瓜500g,薏米50g。药材洗净,用少量清水浸泡20分钟;把鸭肉洗净斩小块,冬瓜切块,加清水2000ml煮开后放入上述药材,同煮1小时后下盐调味即可食用。有健脾化湿,滋阴清热作用,老少咸宜。
阳春砂仁
阳春砂仁最早记载于唐代的《药性本草》,与益智仁、巴戟天、槟榔并称中国四大南药,历代封建王朝均将其列为贡品,1985年在北京被评为优质药材。2012年被列入药食同源中药材目录。具有行气调中、和胃醒脾、化湿消滞、止痛安胎的功效。用于治疗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脘冷痛、妊娠恶阻(妊娠呕吐)、胎动不安等病症。现代研究表明阳春砂仁有促进伤口愈合、改善睡眠质量、增强脾胃功能等作用。由于砂仁性温,所以存在阴虚血燥、火热内炽的患者尽量避免服用。一般入药每天用量3~6克,不建议长期使用,通常需要调理的症状得到改善后需要停止一段时间,如有必要可继续服用。
蒸菜(春砂仁蒸排骨):春砂仁四颗,排骨250克,盐、糖、生抽、姜适量。排骨斩件洗净放盘里,加入适量盐、糖、生抽、花生油,春砂仁洗净用刀拍碎,加入盘中,拌均匀。洒上姜丝, 放蒸锅内隔水蒸十三分钟即可出锅。有健脾养胃,行气温中,化湿安胎的功效。适合大部分人享用,特别适宜寒湿气滞,脾胃虚寒的人群,阴虚火旺者慎用。
煲汤(春砂仁猪肚汤):猪肚1个、春砂仁10克、党参15克、生姜5片。先将春砂仁清洗干净,拍碎;将药材塞进清洗干净的猪肚中,砂锅放适量清水,放猪肚、生姜片,大火烧开,小火煮1.5小时。猪肚取出放凉,去除药材切小块,再次下砂锅,烧开,加盐调味即可使用。具有健脾胃、行气消食、化湿开胃、补虚损、和胃止泻的功效,可以改善脾胃虚弱、食积、腹痛、腹泻、呕吐等症。
煮粥(春砂仁粥):春砂仁末2~3克,大米50~75克。将大米淘洗后放入小锅内,加水适量,按常法煮粥。待粥熟时,调入春砂仁末,稍煮即可。具有健脾胃、助消化作用,还可行气化湿、温中止泄,对湿阻中焦、脾胃气滞、虚寒泄泻等也有一定效果。
巴戟天
巴戟天首载于《神农本草经》,2012年被列入药食同源中药材目录。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主治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等症状。现代研究表明巴戟天有性激素样、促进免疫、抗疲劳、耐缺氧、延缓衰老、抗抑郁等多种药理作用。孕妇和有阴虚火旺、小便不利、口舌干燥等症状人群不能服用。一般入药每天用量3~10克,通常情况下,不建议长期使用巴戟天,也不可过量使用。巴戟天日常保健,常用食用方法有泡酒、煲汤。
泡酒:巴戟天、牛膝各75克,麦门冬25克,枸杞根皮、地黄、防风各50克。六味药洗净、晾干,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2000毫升,密封,浸泡20~30天后,过滤去渣,即成。每日早、晚各服15~30毫升,温热后服用。有补肝肾、养阴血的作用。特别适合体质虚弱、阳道不举、五劳七伤的人群。
煲汤(巴戟竹丝鸡汤):巴戟天(盐制)10g,杜仲(盐制)15克,淮山药15克,竹丝鸡250克。竹丝鸡斩件,加料酒焯水洗净,和所有药材放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小火煲1小时,喝汤食肉。具有补肾阳、益脾胃的作用,脾肾同调,温而不燥。
何首乌
何首乌始载于《开宝本草》,2012年被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材目录。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制用),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生用)等功效。日常保健多用制何首乌,可用于精血亏虚、头晕眼花、须发早白、腰膝酸软等人群。现代研究显示,制何首乌主要含磷脂、蔥醌类、葡萄糖苷类等,具有延缓衰老、调节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缺血、提高记忆、改善骨质疏松和增强免疫的作用。制何首乌滋补兼收敛,痰湿重者不宜。制何首乌一般常用量为6~12克,可泡水、煎煮、泡酒、煮粥食用,不建议长期服用。
泡水:制何首乌6~12克,切成小片放在杯子中,加入沸水,等15~30秒后把水倒掉,重新冲入沸水,焖泡5分钟后即可直接饮用。喝完可再加沸水焖泡饮用至味淡。
煮粥:制何首乌40克、大米120克、大枣5颗、枸杞5克、水和冰糖适量。先将何首乌切成丁状,放入沙锅加适量水浸泡20分钟后开火煎煮30分钟,倒出浓汁备用。大枣去核、切细备用。大米淘洗干净后,和制何首乌浓汁、大枣一起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熬制,至粥熟加入冰糖、枸杞,再熬煮1分钟,加盖焖10分钟即可取出食用。
根据中医理论,秋冬季节,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也应顺应这一变化,适当养阴,以维持体内阴阳平衡。养阴有助于来年春夏阳气的化生,促进身体健康。日常利用药食同源药材调理身体需因人而异,秋冬进补最好能听取中医师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调理方法才是最好的。
投稿:许雄伟 陈俊虎 林梓杰 广东省生物制品与药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