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汤子事件|9人食用9人死亡!常见的这9种“带毒”食物千万小心
时间:2020-10-28
2020年10月5日黑龙江鸡东县发生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汤子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至昨日新闻报道,9名中毒者都不幸去世。现已查明是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
米酵菌酸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因其中毒的事件层出不穷,2010年至今,全国已发生此类中毒14起,84人中毒,37人死亡。
我们一起看看米酵菌酸的真面目吧~
一、米酵菌酸是什么?
米酵菌酸是食物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后产生的毒素。椰毒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外部环境,一旦处于潮湿温热环境便会大量产生极强毒性、高致死率、耐高温的米酵菌酸毒素。
米酵菌酸毒素的特点:
毒性强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损害。病死率高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病死率可达40%以上。耐高温即使用100℃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
二、米酵菌酸中毒有哪些症状?
一般误食含有这种毒素的食物后30分钟-12小时就会出现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症状。重者会出现皮肤黄染、肝脾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等症状。
当发现米酵菌酸中毒后,必须迅速就医。吃了同样食物的人不管有无症状,都应一律送医院检查。
那么,会有人问,如果不吃酸汤子,是不是就可以避免米酵菌酸中毒了?
三、这些食物一旦变质,也可能含有米酵菌酸
常见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淀粉类制品以及变质银耳和木耳容易产生米酵菌酸;另外,河粉、肠粉、米粉、汤圆、糍粑等食材也有产生米酵菌酸的风险。这些食物在制作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需要经过长时间发酵或浸泡。
四、日常预防食物中毒,远离这几种食物
1.久泡的木耳
木耳久泡之后,会因变质产生生物毒素,或者滋生细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严重时可导致中毒。其症状类似于误食毒蘑菇中毒,常引起急性肝、肾功能衰竭。发泡木耳最好用热开水,热水会缩短泡发时间,减少木耳被细菌污染的机会。
2.发芽的土豆
发芽或者表皮颜色变青的土豆中,含有龙葵碱,食用后对肠胃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对中枢神经有麻痹作用,严重可危及生命。
3.腐烂的生姜
腐烂的生姜会产生黄樟素,是一种致癌物,可诱发肝癌、食道癌。
4.加热后出现絮状物的牛奶
牛奶出现絮状物的原因之一,是牛奶中残留的微生物增殖导致牛奶的酸度发生变化,进一步破坏了牛奶的稳定性。所以,加热后有絮状物的牛奶不建议饮用。
五、表面发黏的豆腐
豆腐和肉一样,都是富含蛋白质的食材,容易在通风不良和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滋生细菌,而变得黏糊糊的。居家环境中,有害杂菌多,有些会产生毒素附着在豆腐表面,用热水冲洗也不能保证完全洗掉。因此,发黏的豆腐不建议食用。
六、颜色变深、表皮发黏、弹性变差、有异味的肉类
新鲜肉类表面有光泽,颜色均匀;外表微干或湿润,切面稍潮湿,用手摸有油质感,但不发黏;质地紧密且富有弹性,用手指按压凹陷后立即复原;闻起来只有正常的肉味,无异味;煮熟后肉汤透明,汤表面聚集大量油滴。如不满足这些条件,说明肉已变质。
七、烤焦的鱼、肉
鱼、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加热超过200℃后会产生致癌物——杂环胺。杂环胺化合物有较强的的致癌性和致基因突变作用。变焦的鱼、肉类食品,不仅含有大量的杂环胺,同时还含有苯并芘、丙烯酰胺等其他致癌物,不宜食用。
八、发霉发苦的瓜子、花生等
当发现花生、瓜子、榛子、松仁等果仁坚果轻微发黄甚至发黑、味苦,皱皮变色,表面长有黄绿色霉菌或破损、皱缩、变色时,应该丢弃。黄曲霉素等致癌物质可能已经在其中生长。
九、“胖听”“漏听”的罐头
当肉类或水果罐头被微生物污染,失去食用价值时,经常会产生“胖听”现象,即罐头的底和盖的铁皮中心部分凸起。当密封失灵的“漏听”罐头,在运输过程中空气进入,极易酸败变质。
食物中毒非同小可,安安提醒大家平时饮食多注意,谨防中毒。
转自安安科普公众号:原文链接